上海殡葬一条龙服务全国咨询热线 全国咨询热线:021-59117806

推行殡葬改革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

    推行殡葬改革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,也是党和政府一贯倡导的一项移风易俗的社会改革。近几年随着殡葬改革的深入开展,上海殡葬河南省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殡葬改革运动。但是,殡葬改革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果,部分地区农村的殡葬改革出现了停滞现象,殡葬管理中单纯追求火化率,丧户火化后二次装棺现象较为普遍,殡葬改革的现状有悖于殡葬改革的最终目的和改革设计。
    河南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。中华民族殡葬习俗和殡葬文化源远流长,数万年前就有了一定的丧葬形式。由于人们对图腾的崇拜,对死人的崇拜,受封建思想的影响,发展到对死人的畏惧,沿着这条线发展到“厚葬薄养”的传统习俗。汉民族文化中自占就有“死后留全尸”和“上海公墓入上为安”的习俗和传统。在河南省农村地区“入上为安”的丧葬观念还有)‘一泛的社会基础。改革是丧葬习俗领域的一场革命,在农村推行殡葬改革,是对几千年封建丧葬观念的挑战,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,更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的标志。殡葬改革的目的是推行火葬,节约上地、、术材等,减轻群众负担,倡导“两个文明”。河南是我国人II大省,按常住人II统计,2009年末河南总人II达9967万人,城镇人13758万人,乡村人II从1995年的高峰7537万人降低到6209万人,仍然占据62.3%。位居全国农村人II数量的首位,而河南农村人均耕地面积为1.2亩,同全国人均耕地面积相比少了0.21亩,人多地少的矛盾尤其突出。它决定了全省殡葬改革成败的关键在农村,殡葬改革的重心应放在农村。殡葬改革己经开展了十多年,但是,殡葬改革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,尤其在农村更为显著。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当前殡葬改革的实施效果及今后的发展趋势。
    河南农村殡葬改革工作要与时俱进,迈上新台阶
    1999年以来,河南省农村殡葬改革工作在各级党委、政府的宣传、稳步推行卜,墓地逐步进入到健康发展的轨道。全省殡仪馆等殡葬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绩,新建殡仪馆62个。火化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,2002年全省火化率达到37%,比1999年增加29个百分点;2009年上半年全省火化率为50.4%,达到历史最高水平,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9.1个百分点。目前,在全省广大农村全面推行殡葬改革的条件己经具备,时机己经成熟,只要宣传发动到位,管理措施到位,服务到位,充分调动)‘一大农民群众的积极,农村的殡葬改革就会不断得到深化,进而不断促进农村的两个文明建设上新台阶。
 

Copyright 2018-2022 福荫殡葬服务(上海)有限公司 zhyj01.com版权所有    沪ICP备060430478号-1号